第(3/3)页 “我倒是想要给他打回去,让他重新上一本!” “但是这一次怕是来不及了!” “重新上?为何?”朱元璋问道。 “里面只是说了要建,花费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字!” “究竟什么样子,现在也不清楚!” “让他罗列详细一些,钱需要多少,都是哪里的花费!” “还有钱财的流通情况,也需要有人监督!” “征多少民力,里面也没有提及!” “只是一个笼统的奏折!”朱允熥说道。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睁开了,看着朱允熥。 他没想到,朱允熥竟然可以想这么多,而不是在自己面前装什么爱民如子。 自己是什么性格,他肯定知道,但是现在却提出了这样的见解, 哪怕是自己,也没有想到这么多,以前自己会监督,会去查。 拨款也会拨,但却会在他们说的数字上面打个折扣。 但是现在,朱允熥的一句话,像是拨开云雾了一般。 实在没想到,这么一直被传言是废物,是纨绔的孙子,竟然会有这样的见识。 可能在后世,这样的东西,很多人都会去做,那是因为经历的多了,有了那么些见识。 但是在这个年代里呢?能识字都算不错了,哪怕能考虑的方方面面的,对于一些官场上的情况,更是完全不清楚。 这样说出来,可不就是让人耳目一新了吗? “这些都是你想的?”朱元璋问道。 “不然呢?”朱允熥耸了耸肩,问道。 “好,你的提议很好!” “以后就需要这么干,咱以后要立下祖训,不得更改!” “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这些贪官们操作的空间!” 这下,朱允熥都忍不住的嘴角抽搐了,又是祖训! 后世之人谈论明朝,都是各种的遗憾,说明朝的灭亡,各种说法的都有。 有说是明实亡于万历,几十年不上朝,让文官进一步的扩大。 有的说是亡于天启,不管是自己不上朝,还是让魏忠贤胡闹,都是原因。 还有的说是因为崇祯的骚操作, 更是有人说, 第(3/3)页